北京市公益性公墓政策与管理要点
定义与类型
公益性公墓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,为辖区户籍居民提供骨灰安置的设施,包括骨灰墙、骨灰堂及节地生态葬等形式,分为乡镇级和村级两类。服务对象限制
仅限本区户籍居民及其直系亲属(配偶、父母、子女)使用,严禁对外经营或炒买炒卖墓位。建设标准
选址要求:禁止占用耕地,需利用荒山瘠地或废弃矿山,避开生态保护区。
节地规范:单个墓穴面积≤1平方米,提倡卧碑(≤0.9×0.8米),鼓励树葬、草坪葬等生态安葬。
审批流程
乡镇级公墓由乡镇政府申请,村级公墓需村委会提交材料(含可行性报告、规划意见等),经区民政局审批,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营。费用政策
乡镇级公墓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,村级公墓不得收费;重点优抚对象及低保家庭可免费安葬。
注:部分公益性公墓如马坡天艺公益墓地已投入使用,但需符合户籍条件。